“战略能力是锻炼出来的,如果一项业务让我有不安全感,我一定想办法把它解决掉”
那一周每到下午,何巧女就全身冒汗。
东方园林2018年年会正紧锣密鼓地筹备,董事长何巧女每年开场都会做两小时的战略演讲。她的焦虑来自“战略一旦宣布,就不能退缩”。
河流治理、生态修复、全域旅游、乡村振兴、景区开发、危废处置、保护濒危物种,何巧女要做七个世界第一。
她称之为“向地球的最高峰出发”。东方园林年会那天,她终于站到台前大声说:“我用我52岁的青春带着上万人去登那座最高的高峰。”
说这话时何巧女很自然。2015年东方园林宣布在“心系地球”战略下开始二次创业,由园林景观公司向生态集团转型。此后何巧女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,“我享受创业者的生活,我感觉自己又回到了28岁。”
不安全感时时存在,这也是促使何巧女不断解决问题的动力之一。七个世界第一,毕竟不是随便说说。
何巧女的自信,来自自身的判断和政策利好。
2017年东方园林实现营业收入152.4亿元,同比增长77.95%,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.81亿元,同比增长68.37%。东方园林发布的业绩报告中,把营收增长归因于中标PPP项目数量和金额的增加,以及推进已中标项目落地。
目前东方园林主要利润来源还是河流治理。
十九大报告提出,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,实施乡村振兴战略。何巧女为之兴奋,“我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舞台。”
风景道、骑行道、小镇建设、田园综合体……过去一年东方园林这些项目一个接着一个上马,何巧女进一步调整和明确布局,包含七大方向。
对于未来,她判断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时代一定会随着人工智能的时代、人类百岁的时代一起到来。将来人们每天只需要工作4小时,剩余工作量可交由机器人完成——马云已对此作出预测,三十年内这一天将会到来。此外,人们退休后还有四十年。不工作的时间,回归大自然是每个人内心的需求。
问题是,大自然还回得去吗?
“等我们做到了七个世界第一,也就在生态领域完成了一些使命。”何巧女说。
她渴望这样的图景:每个人出门就适宜徒步、旅游、驾车、骑行,“每一寸国土都有我们在守候。”因为东方园林在打造全域旅游时,和地方政府签约要运营15年,“相当于在15年内我们管理着15亿中国人的旅行。”
何巧女行事雷厉风行。每当看到问题,只要在她关注范围内,她有能力解决,第一想着的就是去解决它,而且一定要做得比其他任何人都好。
东方园林上市不久,何巧女带着高管去北海道。当时她就想,国内为什么没有如此美丽的乡村?一名高管开玩笑说要留在北海道当农民,何巧女马上意识到,中国也有这样的地方,赶紧回去把它打造出来。另一次她带队去意大利,从佛罗伦萨到罗马,大家一路尖叫,要停,要拍照。
东方园林可以为国内的乡村和田园做些什么?何巧女想。2011年,她着手打造田园式生活体验和示范基地,最近一两年,田园综合体才开始火起来。
“没想到中国有一天会迎来乡村振兴时代,这下好了,我们要打造最美的千镇万村,我们打造的田园一定要超过欧洲最美的田园,我们要修复最多的世界文化遗产小镇。”何巧女说。
七大布局的种子过去几年已经播下。上市至今,东方园林几乎每年都有新业务。比如2014年开始做危废处置,除了处理危废的规模,何巧女更希望世界第一是来自全球最顶级的技术。
她对未来的另一个预测是,十年后,生物多样性将有所恢复。
东方园林七大布局中,保护濒危物种主要是保护濒危动植物栖息地。做大自然保护地没有商业模式,只有公益先行。何巧女要做环保公益生态圈,除了巧女公益基金会自身投入,她还要发动更多企业家、公众参与。
中国企业家做公益通常首先会想到教育和扶贫,环保在当下还是个冷门。何巧女说,先用巧女基金会的资金做起来,让大家觉得这件事有意义,一定会有越来越多企业家参与进来。
2016年东西方慈善论坛可持续发展峰会期间,“任鸟飞”专项基金成立。除了何巧女的捐赠,“任鸟飞”专项基金还有其他5位企业家各自捐赠所持有公司1%的股份,用于保护146块候鸟栖息地。这种环保公益与环保产业相结合、多元化的筹资方式在业内还是新尝试。
上市至今,何巧女也走过岔路。
2009年东方园林上市,报价58.6元,半年内即涨到200元以上,是当时名副其实的贵族股。何巧女开始探索新业务,房地产、金融、互联网,这几大热门领域她都摸了一遍。
尝试后才发现,有的事情并不属于她。
2014年是何巧女最焦虑的一年。东方园林业绩增长明显下滑,她本人也即将步入五十岁。定下一个五年计划就要展望十年,还要奋斗到六十岁吗?何巧女自问。迈过内心这道坎后,何巧女重新梳理了业务。现在回头看,凡是以园林为出发点寻找的路都是正确的,反之都是错的。
“战略能力是锻炼出来的,如果一项业务让我有不安全感,我一定想办法把它解决掉,解决后那一刻,不安全感就没有了。一直解决不了又足以影响大战略,那就果断放弃。”何巧女说。
二次创业后,何巧女每周工作6天,每天12小时。她最初只是这样要求高管,现在她提出了“612精神”。每个人心中必须有一座更高的山峰,每个人都是攀登者,每年必须登上新的高度。如果把公司“心系地球”的大使命切成1万个小使命,每一名员工背负的指标加起来就是那1万个小使命。